信阳标志性建筑
茗阳阁:坐落于信阳市浉河区茶韵路一号,2007 年 4 月 29 日正式建成 。阁塔共有五层,阁顶高达十四丈,占地面积 637 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达 2800 平方米,海拔 150 米,宝顶高度为 47 米,享有 “中原第一大阁” 的美誉。它将雕栏飞檐、斗拱图腾等多种中国古建筑元素完美融合,雄浑大气的风格与蜿蜒灵秀的浉河相得益彰。不仅是茶文化的典型代表建筑,更是信阳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。其外观形状、高低大小与黄鹤楼极为相似,二者堪称姊妹楼。“茗阳阁” 这三个字由华国锋题写。站在茗阳阁上,南可揽贤山风光,北可抱浉河秀色,西可观流水潺潺,东可对桥梁飞架,下坐山丘,上擎天宇,虽没有江南三大名楼那般悠久的历史,但其建筑之精巧、气势之宏伟,足以与之相媲美 。
报晓峰:作为信阳鸡公山的主峰,海拔 784 米,它从群山环抱中突兀拔起,因外形酷肖雄鸡的头而得名,同时也是鸡公山的象征。登上报晓峰,鸡公山的全貌可尽收眼底,山间凉风阵阵,清爽宜人。正如山脚下题诗所云 “慢上鸡公山,快登报晓峰,这边风景好,暑夏有秋风” 。鸡公山本身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,1982 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,也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,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诸多称号。山上还留存着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,享有 “万国建筑博物馆” 的美称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。
南湾湖大坝:坝长 816.5 米,坝顶宽 8 米,坝高 38.3 米,最大拦蓄水量达 16.3 亿立方米 。大坝正面镶砌着毛泽东所题的 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” 八个大字,彰显出独特的时代意义。坝顶、坝坡共安装了投光灯、高压钠灯 369 盏,在东西坝头还分别设有 2 盏高杆灯,并在高杆灯上安装了 4 台激光射灯。南湾湖景区本身总面积 720 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 75 平方公里,有 61 座岛屿错落分布,景色各异,这里还是 “信阳毛尖” 的主产地,湖中盛产南湾鱼,拥有国家 AAAA 景区、国家森林公园、国家水利风景区、中国森林氧吧等多项荣誉称号,素有 “中原第一湖” 的美称 。
平山塔:总建筑面积 1853 平方米,与平桥区总面积 1853 平方公里相呼应。塔高 26 米,寓意着平桥 2600 多年的建筑历史,塔身含暗层共计 9 层,取 “久久” 之意 。在浉河新八景的诸多建筑中,平山塔是登高观浉河、赏城区景色的绝佳地点 。
申伯楼:信阳因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封地而称申城,为追本溯源,在浉河公园内设立了申伯楼,以此彰显其名、缅怀其德 。该楼设计沿用了古八景中 “奎楼晚照” 里奎楼的基本功能,楼体庞大,风格质朴粗犷,尽显雄浑大气 。
望湖轩:位于南湾大坝东隅,西与茶岛、鸟岛隔湖相望 。一楼用于展示南湾湖的发展历史,二楼是工程自动化监控区域 。望湖轩是山地灵性的凝聚之所,清风明月自在流淌,在当地颇具知名度 。
聚贤祠:地处贤山之巅,这里曾有贤士隐逸,贤山也因此又名贤隐山,是古八景 “贤岭松风” 的所在地 。聚贤祠布局类似四合院,整个建筑占地 1.6 亩,总建筑面积 865 平方米,是登高望远的理想之地,站在此处可俯瞰绝世美景 。贤山的古风也因聚贤祠的建成而传播得更为深远 。
龟山亭:位于浉河与界河交汇处的龟山之上,因山形似龟而得名 。传说信阳古称柳州,大龟山、小龟山是乌龟父子,为记录 “龟山晴雪” 这一景点而特意修建此亭,由晴雪亭和龟山亭两座亭子组成 。白墙、绿瓦、回廊、亭台与周围绿色的草地相互映衬,成为信阳人假日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。
琵琶台:其前身是信阳古八景之一的 “长台古渡”,古称 “长台渡”,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淮河渡口,也是盐、粮及其他物资的集散地 。
息州谯楼:历经岁月洗礼,承载着息州的历史记忆,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,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韵味 。
信阳百花园:它是信阳市的城市客厅,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市级花卉主题公园 。园内种植着大量的花卉植物,每逢花期,繁花似锦,色彩斑斓,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也成为信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。
信阳虹桥:造型优美,横跨于河流之上,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,同时其独特的外观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。
信阳市申桥:在城市交通和景观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,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。
信阳市民桥:方便了市民的出行,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,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。